一、茶葉泡幾個小時后不能喝?
1.泡茶時間不宜太長,茶葉充分展開了,茶水顏色變深了就可以了,綠茶中的茶氨酸水中的溶出率與水溫和時間有密切關系,實驗結果顯示:5℃的冷開水浸泡30分鐘,可使茶氨酸溶出61%左右,效果較好;90℃的水浸泡1分鐘溶出率為39%;5℃冷開水浸泡24小時僅溶出50%左右。
一般綠茶的嫩芽,含茶氨酸較豐富,適應于冷開水浸泡半小時左右使其茶氨酸溶出,常服對防肥胖、腦中風和心臟病效果滿意,我是這樣認為的。
2.許多人都覺得隔夜茶不能喝,說法很多,其中比較“危言聳聽”的是說喝隔夜茶會得癌癥,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。
首先隔夜茶的概念和放置時間較長的茶水很難區別,早晨泡的茶下午喝很常見,深夜工作泡的茶,清早起床后喝,茶水中發生的變化不會比白天大,如果非得說有什么不同的話,倒是白天的氣溫高,茶水變化可能更大些。
茶水放置時間長了,會發生一些什么變化呢?研究表明,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,顏色加深。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,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放置久了,會失去綠色,增加黃色的程度。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黃紅、紅褐色的氧化產物,主要是茶黃素、茶紅素、茶褐素等。這些產物是無毒的,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。
還有人推測,茶水放過夜后,會產生亞硝胺這種致癌物質。首先,應該肯定茶葉中即使有亞硝胺,也是微不足道的,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食物中,如面包、蔬菜,腌菜、咸魚、咸肉等均含有亞硝胺,而且量較茶水中多多了??梢矝]見大家都不吃飯菜了。每千克肉制品中的亞硝胺含量有4~50微克,豈不是很可怕,其實非也,因為人體本身就有分解亞硝胺的功能。再說,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~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,而且是常年持續性大劑量的服用。一般正常的進食量,是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的,喝茶的數量與攝入的飯菜數量相比,更是微不足道。如果輕而易舉地對這些微量的亞硝胺“俯首稱臣”,人怎么還能稱得上是“萬物之靈”呢?因此,擔心喝茶會帶來亞硝胺致癌的危害,是毫無道理的。
另外,研究顯示,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,都是亞硝胺天然抑制劑。因此喝茶還能消除其他含有亞硝胺食物帶來的危害。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通過清除氧自由基,抑制脂質過氧化,對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當明顯。茶水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,也有輔助抗癌的功效。
所以,隔夜茶或是沖泡時間過久的茶水,只要沒有變質,是沒有毒害作用的。
二、茶葉沖水以后能喝多少時間?
茶水不過夜,也就是最好不要超過10個小時夏天更甚,如果把茶葉濾掉放入冰箱可以儲存大約15個小時,超過了維生素大多已喪失,細菌、霉菌繁殖。具體存放時間應結合溫度考慮。但如果說隔夜茶能致癌目前還是有點扯的……
三、茶葉泡完24小時后還能喝嗎
茶葉泡完24小時以后 ,如果夏季 ,由于天氣熱,茶葉就會餿,就不能喝了。如果其他季節,天氣涼爽,屋內溫度低,24小時后,茶葉沒有餿,可以在養生壺中煮一下是可以喝的。